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日本人质问:为何中国近两年大力发展核武,年均新增100枚以上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6 08:32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
本月1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有一位日本记者对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:根据斯德哥尔摩研究所最新的全球核力量报告显示,中国目前共计持有600枚核弹,且保持着年均100枚的增速。两项数据显著高于全球多数国家,中方对此作何评论?

郭嘉昆从容回应道:“对此我们不做评论,中国一直坚持自卫防御核战略,不参加军备竞赛,不首先使用核武器,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。”

事实上,中国所贯彻的核战略方针也的确如此,我们的核武器只会用在捍卫自身正当权益上。相较于中国,世界上最危险的核国家实则另有其人。

中国核武器威慑

1945年,美国在日本广岛与长崎两地分别投下一枚原子弹,就此揭开了人类核武时代的序幕。尽管毛主席当年便指出“原子弹不能解决战争,唯武器论完全错误”的观点,但对原子弹的藐视态度实则也是我国内战前夕的现实需要。

建国后的1957年莫斯科会议上,毛主席再度提出了“战略上藐视敌人,战术上重视敌人”的指示。言外之意,就是要加快原子弹的研制步伐,将核战略力量发展到与美苏同一水平线。

1955年中国接受苏联政府的原子能技术援助,踏上了“蘑菇云”追赶道路。1956年中央八大确定经济建设方针,提出要把中国从落后农业国转型为先进社会主义工业国家,建立起完整的武器工业体系,同时将发展原子弹定为国策。

1963年中国原子弹研制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,吸引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,世界各国天天猜测中国的两弹什么时候能研制出来。最终,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,我国正式跻身为世界第五个持核国。时至今日,我国已经拥有至少600枚核弹,数量之多位居世界第三。

60年时间,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、极具威慑的海陆空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。其中陆基核威慑的巅峰当属东风41洲际导弹,它亮相于我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,具有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载具能力,可搭载10枚分导式核弹头,单枚当量等同于20颗广岛原子弹。射程最远可覆盖至1.5万千米,具备全球打击能力,外加复杂弹道变轨技术,可轻易突破全球所有反导系统。

东风41的运载发射车属于高机动性战略运输车,是我国自主研发,具有强大越野能力,且是我国自主研发。目前外界一致认为,东风41的有效射程在1.2~1.5万千米之间,有效载荷为1.4吨~9吨,这一项悬殊极大,美国智库研究中心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数据,为2.5吨。

东风系列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弹道导弹,迄今已经历经三代更新。第一代共分为六个类型,包括东风1、东风2、东风3等等。第二代则是东风21、东风31以及东风25等等。至于这第三代,主要就是在核弹头上进行的各式改进。

海基核威慑的底牌是巨浪2/3潜射导弹,巨浪2被誉为我国海基核力量的定海神针,采用三级动力接力,末端速度高达10马赫,最远射程长达1万千米。巨浪2最多能搭载8枚核弹头,单枚当量15万吨,圆周率误差缩小到150米以内。末端机动变轨技术的加持,更使得巨浪2能游刃有余的突破敌方反导系统。

巨浪3作为其完全体升级版,最远射程扩展至1.2万千米,能覆盖到北美全境。它的问世,代表着中国战略核潜艇能在本国领海,直接对华盛顿发动核打击。

最后,我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长期保存氢弹的国家。为此我国研制出“于敏构型”核心技术设计,解决了氢弹成本高、存储短的难题。如今我国的氢弹不仅能长期作为战备状态储存,其威力还高达数百万吨TNT当量,远胜原子弹。它的投放,一枚便可摧毁超大城市群,因此是我国战略威慑的终极底牌。

核武战略方向

过去六十年的核武发展过程中,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,并于1996年正式暂停所有核试验。我们没有遵循美苏发展套路,甚至还竭力淡化核武在外交政策的影响,这就是中国独特的核战略。

几十年来,中国始终恪守不率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。并主张全人类各国都应该彻底销毁核武器,实现无核世界。我们坚持核自卫防御战略,拒绝参与到核武备赛之中,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别国对中国发动核武威慑,降低核战争风险。

1995年、2003年、2005年,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三份军控白皮书,对中国核武器的战略作用、使用政策以及指挥控制均做出了明确说明,以建立与世界各国的信任。可以说,在核武器问题上,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一向是鲜明果决的。

有人问,中国政府既然宣扬核不扩散理念,为何近几年却始终在扩充核储备呢?事实上,关于中国具体核弹数量的问题,目前全世界是没有任何一份中国政府的官方数据报告的。有关核武器的数量信息都被列为高度机密,瑞典所谓数量分明的报告,实际也是半真半假的推测,没有客观证据可言,西方归根结底还是让中国背了一口大锅。

这个世界上,最具危险性的持核国其实应该是美国和俄罗斯。去年的瑞典全球核力量年度报告指出,美国现有核弹头超过5000枚以上,其中1770枚处于部署状态,1938枚处于储存状态,1336枚处于退役状态。

而俄罗斯的核弹头数量也在5000枚上下,由此可知,全球88%的核武器都掌握在美俄两国手中。并且美俄为了证明核战略可靠性,经常会通过演习来增强自身的核威慑能力。

2017年10月,俄罗斯举行规模空前的海陆空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演习,图-160、图-95MS和图-22M3悉数出动,对多个战略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。同年美国也启动了环球雷霆的战略核力量年度军演,几乎动用了战略司令部旗下的所有武装力量,以作回应。

近两年俄乌冲突的爆发,也使得俄政府对核政策进行了调整。即只要自身领土主权遭受威胁,俄罗斯便可以动用核武器先发制人。如果有朝一日,美俄全面爆发核战,届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,地表将彻底沦为焦土。

根据美国方面最近的核战模拟显示,美俄核战后的短短几小时内,至少会有3410万人死亡、5740万人重伤,最后至少造成3.6亿人丧生。

当然了,这只是一次完全猜测。但即便在当下,核武器的延存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巨大的压力。从1940~1996年,美国在核武器上的投资已经达到5.5万亿美元,这其中还不包括放射性废物处置费用。

巨额开支势必会挤占国计民生所需资金,这一点在苏联身上就有所印证。冷战时期的苏联重工业全球第一,但轻工业和民生却显著落后。

在此期待一个无核世界的到来。
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