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26 01:39 点击次数:180
亚洲杯决赛结束的那一刻,郭士强上前抱住了投丢绝杀三分的胡明轩,两个人都露出遗憾的苦笑。赛后总结,郭士强说决赛是输在了细节没做到位。
确实,当我们和澳大利亚能够鏖战到最后一分钟,诸多的细节问题开始显现,我们的进攻端拖泥带水,防守端漏了篮下,这些细节往大了说就是硬实力的差距。
但虽然遗憾丢掉冠军,相比于16年前的那次亚军,这一次郭士强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,他也确实可以笑着昂首结束亚洲杯之旅。
2009年天津亚锦赛决赛,中国男篮52-70惨败伊朗,34岁的郭士强成为最年轻国家队主帅的第一场硬仗,就输得一塌糊涂。颁奖仪式上,孙悦、朱芳雨和杜锋三人时不时露出笑容,著名的“偷笑门”就此诞生,舆论哗然,郭士强黯然下课。
现在回想起那届亚锦赛,年轻的郭士强太过于依赖队内的王治郅和易建联,战术集中在内线过于单一,完全没有发挥其他人的作用。当时的男篮把郭士强推上来本就有些临危受命的意思,结果证明那时候的郭士强确实不是一个好的主教练选择。
第一次卸任男篮主帅之后,郭士强先后去美国、西班牙、澳大利亚等篮球强国学习深造。把更新的篮球理念带了过来,在次年又成为了邓华德的助理教练,但此后的14年,郭士强再没能成为男篮主帅。
直到2024年,郭士强算是又一次临危受命接任了男篮主教练。相比于09年的兵强马壮,24年的男篮可谓是达到了历史最低谷,与世界篮球脱轨,在亚洲范围内也失去了竞争力。
这样的背景下,郭士强卸任广州队主教练。离开辽宁执教广州期间,郭士强换了队内诸多球员,雷厉风行手段强硬执教严谨。在广州的前两年,郭士强换了12个人,对此他说:“他们达不到我的要求,就得离队,留下的这些球员,他们每天训练都想提高,都想进步,在场上训练再苦再累,他们都能坚持。”
这也体现出这届亚洲杯郭士强的选人标准,首先得在训练上达到标准,郭士强选的人或许不是名气最大的,得分能力最强的,但一定得是符合他的篮球理念,能吃苦的人。
在广州,郭士强带出来了陈盈俊、崔永熙、李炎哲这些人,广州男篮每年都在进步,从联盟的鱼腩球队到每年都能打进季后赛,甚至突破了首轮。在广州的履历,也为郭士强第二次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。
之前老乔手底下的中国男篮,大的方向还是以进攻去带动防守,结果不尽如人意。而郭士强一贯的理念就是防守为根本,他的选人标准也是以防守优先,但这并不意味着郭士强不强调进攻。
在谈到如何带领男篮走出低谷的时候,郭士强提到了四个点:“第一个就是攻守平衡,每一个人要平衡,全队也要平衡;第二个是内外结合;第三个是快速反击、快攻要提速;第四就是要打团队篮球。”
制定方针容易,具体落实就要付出大量的努力。这届的男篮速度确实提上去了,与此同时也把准度提了上去,这才真正和世界的篮球接轨,兼顾快和准。
之前的国家队,进攻端的三分不准,罚球不准,进攻效率一差再差。今年亚洲杯的男篮,投出了41.2%的三分命中率赛会第一、罚球命中率也高达80.3%,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男篮真的变准了。
从不准到准,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。郭士强说男篮每次训练都会拿出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投篮罚篮训练,至少要练习50次罚篮。练就有用这句话,在这次的男篮身上得到了验证。
我们的进攻不再大量依赖内线,后卫挡拆发起进攻,外线投篮的准度拉开空间,我们的男篮也变成了一支具备空间属性的进攻大队,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。
男篮的转型和进步,郭士强功不可没,他把这群人凝聚在一起,相信赵睿的带队能力,相信胡明轩的手感能够回调,相信新人王俊杰给他大量的试错空间。
所以才有了郭士强两次带队拿到亚洲亚军,但两次收获了截然不同的风评。还是在颁奖仪式,郭士强一开始想站在边角,但球员们主动把他推向了中间的C位。
从台上到台下,郭士强都配得上所有的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