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

腾讯拒购英伟达H20!英伟达傻眼,国产芯片迎来新机遇

发布日期:2025-08-22 17:18    点击次数:51

为什么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百度这些中国科技巨头,最近都在纷纷放弃英伟达,转而投入国产AI芯片的怀抱?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,让曾经在中国AI芯片市场几乎一家独大的英伟达,突然间变得如此被动?其实,这一切的变化,既有国际环境的压力,也有中国企业自身的觉醒和突破。

先说说最近让整个行业震动的消息。2024年8月,腾讯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直接宣布,已经拥有足够的AI训练GPU库存,不再采购英伟达H20,并且在推理环节会转向非西方芯片。这句话一出,整个市场都炸了。要知道,腾讯的体量和影响力摆在那里,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带动一大批企业跟进。果不其然,阿里巴巴、百度等大厂也开始加快自研芯片的步伐,国产AI芯片的替代进程被彻底点燃。

其实,国产AI芯片的崛起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。早在2023年,阿里巴巴云就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高调展示了自研的“含光800”AI芯片。这款芯片在图像识别和推理计算方面表现非常亮眼,成为国内首批大规模部署自研AI芯片的互联网企业之一。阿里云的算力自主可控能力因此大大提升,也让整个中国AI芯片产业链看到了希望。紧接着,2022年百度在北京发布了自研的昆仑芯2代AI芯片,这款芯片专为云端AI推理和训练设计,已经广泛应用在百度智能云、自动驾驶等场景。昆仑芯2的量产和实际落地,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巨头在AI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持续增强。

当然,华为昇腾芯片的表现同样不容忽视。2024年,华为昇腾芯片的市场份额已经在国产AI芯片中处于领先地位。通过系统工程优化,华为不仅让整体算力实现了跃升,还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。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本土AI芯片品牌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0%,出货量高达82万张。国产芯片的崛起,已经不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市场表现。

国产芯片的快速发展,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倒逼。2023年,美国政府进一步收紧了对中国高性能AI芯片的出口管制,直接限制了英伟达A100、H100等高端GPU对中国的出口。这一政策一出,国内科技企业几乎是被“逼”着加快了国产替代的步伐。寒武纪、燧原科技等本土芯片企业也趁势加速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,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中国政府也在持续加大政策支持,目标是到2025年让国产AI芯片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%。可以说,政策、市场和技术三股力量正在合力推动国产芯片的崛起。

而对于英伟达来说,这一切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曾几何时,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高达95%,几乎没有对手。但短短四年时间,这个数字已经跌到了50%。更糟糕的是,由于H20出口受限,英伟达预计2025年第二财季将损失80亿美元的收入,还要为库存过剩计提45亿美元的减值损失,合计损失高达125亿美元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中国庞大的开发者和企业生态一旦全面转向国产方案,英伟达在全球的业务都可能受到致命打击。

腾讯的表态无疑具有标杆意义。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,腾讯的每一次战略调整都会引发行业的连锁反应。这次不再采购英伟达H20,转向非西方芯片,实际上是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政策环境的积极回应。更重要的是,这也是中国科技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、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必然选择。阿里巴巴、百度等巨头纷纷加码自研芯片,国产AI芯片产业链正在加速成熟。虽然英伟达在技术和生态上依然有优势,但在政策、市场和技术的多重驱动下,国产芯片的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
行业专家普遍认为,国产AI芯片的崛起是大势所趋。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调查,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的国产品牌渗透率和出货量都在持续攀升,用户对国产芯片的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。尤其是在云计算、自动驾驶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国产芯片的实际应用效果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。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,虽然国产芯片在某些高端性能上还与国际巨头有差距,但在性价比、供应链安全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,国产芯片已经具备了明显优势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国产芯片的崛起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,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。以阿里巴巴云的“含光800”为例,这款芯片的商用不仅提升了阿里云自身的算力自主可控能力,也为中国AI芯片产业链的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。百度的昆仑芯2代同样如此,量产和实际应用让更多企业看到了国产芯片的可能性。华为昇腾芯片则通过系统工程优化,实现了整体算力的跃升,获得了国际认可。这些例子都说明,国产芯片已经不再是“备胎”,而是真正走到了台前。

当然,国产芯片的崛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技术积累、生态建设、市场推广,每一步都充满挑战。但正是这些挑战,激发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动力。腾讯、阿里巴巴、百度、华为等巨头的加入,让国产芯片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加速进化。与此同时,寒武纪、燧原科技等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,整个行业的活力被彻底激发出来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困境就显得更加突出。市场份额的下滑、营收的损失、政策的限制,每一个因素都在蚕食着英伟达的中国业务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庞大的开发者和企业生态一旦全面转向国产方案,英伟达在全球的竞争力也会受到极大影响。可以说,英伟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,这既是压力,也是机遇。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才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未来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方向对了,步子迈得坚定,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国产芯片的崛起。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