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7:46 点击次数:195
90%倒下的生意,都是栽进了这个坑
错把账面上“赚了钱”,当成口袋里真有钱,最终在现金流的困境中难以为继。
这不是计算失误,而是对资金本质的根本性误判。表面红火的销售额、看似漂亮的利润数字背后,是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、积压在仓库的存货、以及每月必须支付的刚性开支。
当手头可动用的资金耗尽,再好的创意、再受欢迎的产品,也难以维持。这就是“有利润,没现金”的致命陷阱。
账面上的“赚”,不等于到手的钱
许多刚起步的生意人,最大误区就是过度关注“利润”数字。看到账上毛利挺高,便以为钱已稳稳到手。
然而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,账面上的利润只是可能赚到的钱,手头可以随时支配的现金,才是维持运营的命脉。
这本质上是混淆了预期与现实。当你为账面的盈利数字欣喜,却忽视银行账户余额的持续减少,危机便悄然临近。供应商的货款、员工的薪资、店铺的租金、贷款的利息……这些硬支出,只认实实在在的现金。
现金流的断裂,往往在生意看似“红火”时发生:
欠款的拖欠:接到大单子,客户却要拖好几个月才给钱。你得先垫钱买材料、付工资、交杂费,钱像被卡住了一样。生意额虽然增涨,但银行卡里的钱反而在减少。
压货的负担:怕没货卖或者觉得货多气派,把钱都变成了堆在仓库的货。这些货卖不动,占地方、要人管、还可能贬值过期。表面看着是资产,实则严重拖累现金周转。
扩张的风险:第一家店生意好,或者被热闹冲昏头,就急着开分店、上新项目、招更多人。每个月固定成本陡然增加。而新店经营到赚钱需要时间,一旦老店的经营出现波动,脆弱的资金链就极易断裂。
利润仅是你可能的收益,但现金流才是决定你是否能继续经营的关键,不重视手里真金白银,账本数字再漂亮,也可能走向关门。
看看那些突然关门、贴着“转让”的奶茶店,往往就是被积压的原料和无法及时收回的团购款项压垮的。
要面子,不要里子
小看了做生意的难,根源在于对“成功”的认知偏差,以及对经营复杂性的严重低估。
贪大求快,是不少人的通病。沉迷于销售额增长、门店数量、员工规模,以为生意铺大了就是成功。
这种心态驱使他们将宝贵的现金不断投入扩张,只为营造“生意兴隆”的表象,最终可能发现利润难以覆盖高昂的固定成本,现金流捉襟见肘。
更深层的原因:低估了经营生意的实际难度。
很多刚做生意的人想法很简单:东西好,有人买,钱就来了。但他们没细想过:客户拖延付款怎么办?货压手里怎么办?固定成本上涨怎么办?扩张决策失误怎么办?
这种对实际难度的低估,让他们在管钱上没做准备,像光着膀子上战场。没明白做生意需要持续投入真金白银的道理,认为“面子”比“里子”更重要时,现金流转不动是早晚的事。
这并非能力不足,而是认知偏差。观察身边的实例,多少街边旺铺说关就关,根源多是扛不住租金压力和漫长的回款周期;多少网红店昙花一现,也是因为扩张过快,现金流难以维持而关门。
生存之道:“现金为王”是铁律
真正能长久做下去的生意人,都将现金流视为生命线,清楚“现金为王”才是核心准则,更有自己严格的资金管理规矩。
严管现金周转周期,这是经营的核心命脉。
现金流出到现金流入的周期越短,经营越安全。和客户沟通回款周期、和供应商协调更长的账期、少压货勤周转……这个圈转得越快,经营安全性越高。就像那些能长久经营的社区商超,看着货架满,实则库存少,资金也就能高效流转。
摒弃盲目扩张,别为了风光就砸钱开新店、上新项目、招一堆人。
任何扩张决策前,只问一个核心问题:需要多久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?要是自己都不明确,坚决停下,先活下去,才有以后。就像前几年疫情期间,那些及时收缩、力保现金流的生意人,生存能力远胜于盲目扩张的人。
建立应急储备金,商业环境充满变数。
强制储备至少够付3-6个月的核心运营资金,这笔钱是应对市场剧变、供应链中断等突发危机中的底线保障,非极端情况下不要去使用。餐饮大牌西贝莜面村曾公开警示现金流危机,正是对行业的重要提醒——规模再大,缺乏现金储备也极其脆弱。
重视回款安全,对条件苛刻的“大单”多个心眼。
宁愿少赚,也要确保资金安全,及时回笼。立好规矩:新客户底细要摸清,老客户欠钱超期必须催。别被“大单”唬住,无法落袋的利润毫无意义。
做生意,利润关乎发展空间,现金流决定生存时限。多少曾经风光的生意,只因轻视了现金流的持续转动,最后悄无声息地关了门。
成熟的生意人,要明白“兜里的钱比账上的数更重要”。
现金不断,生意常在。把这八个字刻在心里,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