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5 22:40 点击次数:165
精密仪器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振动、冲击等外力影响,导致内部结构损坏或性能下降。为确保仪器安全抵达目的地,多元化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包装运输测试,重点验证振动与冲击防护设计的有效性。以下是相关要求与办理流程的详细说明。
一、振动测试要求
振动是运输过程中最常见的外力之一,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、飞机起降或船舶颠簸。测试时需模拟实际运输环境,重点关注以下参数:
1.频率范围:根据运输工具类型选择,公路运输通常测试5-200Hz,空运需扩展至300Hz。
2.加速度:一般设定为0.5-2.5g,具体依据仪器重量和包装材料调整。
3.持续时间:每个轴向(X/Y/Z)至少持续30分钟,总时长不低于90分钟。
测试后需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变形、内部紧固件是否松动,并通电验证功能是否正常。若发现异常,需改进包装缓冲材料(如EPE泡沫、气柱袋)或增加固定结构。
二、冲击测试要求
冲击多发生于装卸、碰撞或急刹车场景,瞬时加速度远高于振动。测试需覆盖以下内容:
1.跌落测试:根据包装重量选择跌落高度(如10kg以下仪器跌落高度为80cm),底面、棱角各跌落一次。
2.水平冲击:模拟运输车辆急停,加速度设定为5-10g,脉冲宽度6-10ms。
3.重复冲击:同一方向连续施加3次冲击,观察累积损伤效应。
通过标准为仪器无结构性裂纹、显示屏无碎裂,且功能测试无异常。若未通过,需增强角部防护或改用更高密度的缓冲材料。
三、防护设计要点
1.材料选择:缓冲层宜采用闭孔泡沫或蜂窝纸板,厚度不小于5cm;外包装推荐使用双瓦楞纸箱或木箱。
2.固定方式:仪器与包装内衬间隙需填充缓冲物,避免位移;重物应使用螺栓固定在托盘上。
3.环境适应性:包装需兼顾防潮(加干燥剂)和抗压(堆码测试高度≥1.5m)需求。
四、测试办理流程
1.前期准备:提供仪器尺寸、重量、脆值等参数,由测试机构制定方案。
2.样品提交:将包装完整的仪器送至实验室,需附带未包装的对照样品。
3.测试执行:按标准流程完成振动、冲击及其他附加测试(如温湿度循环)。
4.报告出具:5-10个工作日内生成测试报告,包含数据图表与改进建议。
5.复测(可选):若首次未通过,修改包装后可申请复测,费用约为首次的60%。
五、常见问题与对策
-问题1:振动测试后电路板焊点断裂。
对策:增加PCB板固定支架,或在运输前用胶水加固关键焊点。
-问题2:冲击测试导致外壳变形。
对策:改用ABS工程塑料外壳,或在变形区域加装金属衬板。
总结重点
1.振动测试需覆盖多轴向、宽频段,冲击测试应模拟瞬时高加速度环境。
2.防护设计需兼顾材料缓冲性能与固定可靠性,避免仪器位移或变形。
3.办理流程包括方案制定、实验室测试、报告生成三个阶段,未通过时可针对性改进包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