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

光伏发电上网模式指南:选对模式,让屋顶生“金”

发布日期:2025-08-03 18:33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分布式光伏发电,是指在用户侧开发、在配电网接入、原则上在配电网系统就近平衡调节的光伏发电设施。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,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清洁、高效的新能源利用方式,以“就近发电、就近消纳”为发展核心,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和产业园区。

然而,面对不同的上网模式,许多人会感到困惑: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还是全额上网?哪种模式更为经济?哪种模式更符合政治趋势?我们将以系列内容,从电量分配、收益模式、政策支持等方面,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三种主流上网模式进行详细解析,助力业主做出科学决策。本篇为首期,重点探讨“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”模式。

“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”模式,是光伏发电优先供业主自用,多余电量馈入电网,业主同时获得自用节省的电费和上网售电效益,需要安装双向智能电表,分别计量自发自用和上网电量。电网公司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或略低进行余电收购,业主则节省了本该按电网销售电价计算从电网购买的电费。

模式优点

经济性最优: 核心优势在于节省了高昂的终端电价,尤其是工商业峰平电价,普遍在0.7-1.3元/度以上,远高于电网收购余电的价格,约0.3-0.45元/度和全额上网电价。内部收益率通常显著高于全额上网模式,普遍可达12%以上甚至更高。

政策支持:国家及地方补贴多,如“整县推进”政策优先支持此类项目,业主可享受0.42元/千瓦时的自发自用补贴,以及余电上网电价,各地虽有不同,但通常低于火电标杆价。

抵御电价波动: 节省的电费基于业主实际支付的电价,该电价通常包含输配电价、政府基金等固定成本,相对基准电价波动更小。

提升能源自给率: 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,提升用能安全性与独立性。

模式不足

依赖稳定用电负荷: 收益最大化要求业主自身有持续、稳定且足够大的白天用电需求。若自用比例过低,大量余电低价上网,拉低整体收益。

并网与结算稍复杂: 安装双向电表分别计量自发自用电量和上网电量,与电网的结算关系相对复杂些。

需关注系统匹配: 光伏装机容量需与业主用电负荷曲线(特别是白天负荷)合理匹配,避免过度投资或大量弃光。

适用场景

工商业用户: 白天运营、电价高、用电量大的工厂、商场、写字楼、数据中心、学校、医院等。这是当前最具经济吸引力的模式。

高电价居民用户: 阶梯电价较高档位、白天家中用电较多的家庭,如人口多、使用空调、电器较多。

有稳定白天负荷的公共设施: 政府大楼、污水处理厂等。

在选择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上网模式时,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用电特性、电价水平、投资回报率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。“自发自用,余电上网”模式因其经济性和灵活性,成为当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主流选择之一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,分布式光伏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