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

故事:雍正处置隆科多,从调虎离山到杀金庸祖上,帝王术炉火纯青

发布日期:2025-07-27 08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90

创作声明:本文情节存在虚构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。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!

隆科多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竟会死在一场精心设计的绝杀局中!这个曾经手握重兵、权倾朝野的「皇舅」,最终却被雍正用最阴狠的手段逼入绝境。更让人震惊的是,连金庸的祖上都成了这场权谋大戏的牺牲品,一门七进士的海宁查家因此家破人亡!雍正的帝王心术,当真狠辣到了极点。

01

隆科多生于满清第一豪门佟佳氏,这个家族在清朝早期可谓是皇亲国戚中的佼佼者。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隆科多的姑妈,而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更是隆科多的亲姐姐。如此显赫的出身,注定了隆科多的人生轨迹绝不平凡。

从康熙二十七年开始,隆科多就在皇帝身边担任一等侍卫,此后一路升迁,先后担任銮仪卫、镶黄旗汉军副都统、正蓝旗蒙古副都统。按理说,有如此家世背景,隆科多的仕途应该一帆风顺才对,可偏偏在最关键的政治站队上,他险些把自己玩死。

康熙晚年的「九子夺嫡」愈演愈烈,每一次站队都是生死抉择。隆科多起初跟错了人,竟然投靠了大阿哥胤禔!康熙四十七年,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,大阿哥胤禔因为搞巫蛊之术想要害太子,被康熙削爵囚禁。隆科多作为胤禔的人,差点被一锅端。

「隆科多,朕念你出身佟佳氏,今日就饶你一命,但若再有下次,绝不轻饶!」康熙当时冷冷地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隆科多,那眼神如刀子一般刺骨。

经此一劫,隆科多彻底清醒了。他开始变得异常谨慎,再也不轻易表态站队。当太子胤礽被废后,康熙要求群臣推举新太子时,连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都公开支持八阿哥胤禩,但隆科多始终与「八爷党」保持距离。

这种政治定力在当时极为难得。八阿哥胤禩众望所归的场面,让康熙深感威胁,于是开始对「八爷党」进行大清洗。佟国维被视为罪魁祸首,佟佳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,但隆科多却因为保持中立而获得康熙青睐。

康熙五十年,九门提督托合齐因为组织「政治饭局」被处死,康熙在挑选继任者时,隆科多进入了他的视野。

「你只须行为端正,勤谨为之。此职得好名难,得坏名容易。即兄弟子侄家人之言断不可听信。此辈起初尚有一二好事令人相信,而后必行欺罔...著不时防备之!勉之!」康熙在任命隆科多为步军统领时,特意在满文朱批中这样敲打他。

这段话可谓语重心长,康熙深知佟佳氏家族的致命弱点——狂妄骄横、仗势欺人。但家族性格往往就是家族宿命,隆科多最终还是没能躲过这个魔咒。

02

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深夜,畅春园内灯火通明,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气氛。

康熙皇帝在病榻上奄奄一息,房间里除了皇子们,大臣中竟然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场。按理说,隆科多只是理藩院尚书兼九门提督,论文职不如大学士和六部尚书,论武职不如领侍卫内大臣,他凭什么出现在如此机密的场合?

「父皇...父皇...」四阿哥胤禛跪在床前,眼泪如雨下。

康熙用尽最后的力气,颤抖着手指向胤禛:「皇...皇四子...传位...」

话音刚落,康熙便咽了气。

房间里瞬间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愣住了。八阿哥胤禩脸色煞白,十四阿哥胤禵更是当场站了起来,眼中闪烁着不甘的怒火。

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隆科多站了出来。

「诸位皇子请听清楚,大行皇帝已将皇位传给四皇子!」隆科多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。

胤禩冷笑一声:「隆科多,你一个小小的理藩院尚书,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宣读圣旨?」

隆科多面不改色:「八爷,隆科多虽然官职不高,但身为九门提督,京城安危系于一身。如今大行皇帝驾崩,新君登基,若有人敢生异心,休怪隆科多无情!」

说着,隆科多做了个手势,门外立即涌入一队甲兵,个个手按刀柄,杀气腾腾。

胤禵怒不可遏:「你...你们这是要造反不成?」

「造反的是谁,大家心里都清楚!」隆科多冷冷地扫视众人,「四爷已是新君,谁敢不服?」

雍正这时已经不哭了,在隆科多的提醒下,他迅速调整状态,亲手给康熙换上御服,然后在隆科多的护送下返回紫禁城。

在这个过程中,隆科多的布局堪称天衣无缝:先是派兵戒严畅春园,然后与十三爷允祥一同领兵护送雍正,最后彻底封锁京城六天,对所有王公大臣实施监控。

这一夜,隆科多赌上了全部身家性命,而他赌赢了。

03

雍正登基第二天,就下旨让隆科多与马尔赛、马齐一同辅政。不仅如此,雍正还下令,以后所有奏折都要写「舅舅隆科多」,大臣们更要书写「皇帝舅舅隆科多」。

这个称呼的由来颇有玄机。雍正的生母德妃地位不高,他实际上是由膝下无子的佟皇后抚养长大的,相当于佟皇后的养子。雍正这样称呼隆科多,既抬高了自己的出身,又对隆科多示了天大的恩典。

雍正元年,雍正在给年羹尧的密折中写道:「舅舅隆科多,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,真正大错了。此人真圣祖皇考忠臣、朕之功臣、国家良臣,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。」

雍正的夸奖简直肉麻到了极点,但隆科多听了却飘飘然,以为自己真的成了雍正最信任的人。

很快,隆科多被任命为吏部尚书。

这是隆科多人生的巅峰,也是由盛而衰的残酷转折点。

吏部,居六部之首,权力之大,以至于吏部尚书又号称吏部天官。处在这样的高位,加之骨子里本就遗传有家族的致命弱点,隆科多想不拉帮结派,想不骄横揽权都难。

都说高处不胜寒,但在高处真正能做到谨慎、清醒、克己、低调的,又有几人?

在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,隆科多开始做出格的事情。第一,他把持吏部,操控官员选拔任用,时人将隆科多所选的官员均称为「佟选」;第二,他开始庇护那些曾经效忠八阿哥的族人,这等于不仅结党,还包庇了雍正昔日的政敌。

雍正本就是铁腕冷酷之君,在他那里,好话说尽往往意味着接下来狠事做绝。功高震主者,死;鸟尽必然弓藏。隆科多的下场,从他站到巅峰的那一刻,就已经注定了。

04

雍正二年年底,隆科多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。

这一天,他主动找到雍正:「皇上,臣觉得九门提督这个职务太过重要,臣恐怕难以胜任,请皇上另选贤能。」

雍正看似随意地抬起头:「舅舅既然如此说,那就依你吧。」

隆科多心中一凉,他本想试探雍正的态度,没想到雍正竟然毫不挽留,立即准奏。更要命的是,雍正还安排了隆科多的死对头巩泰来接替他。

这个信号太危险了!隆科多意识到,雍正已经开始对他下手了。

果然,雍正很快就开始从外围放风。他在两江总督查弼纳的奏折上朱批:「隆科多乃志骄自私,贪卑之人。」暗示查弼纳揭发隆科多。

查弼纳是个老狐狸,他装糊涂,在揭发隆科多时避重就轻,只说了些不痛不痒的小问题。

雍正只好继续「开导」:「一语不敢言隆科多恶劣过错,惟将眼前众所知不体面之罪,平淡具奏。」

查弼纳更狡猾,干脆去参奏已经倒台的年羹尧,就是不肯真正揭发隆科多。

雍正在他的折子上批示:「参年羹尧的已经够了,不敢说隆科多一句,朕实叹息,且对尔等钢铁般的伙党,朕真的害怕心服了。」

查弼纳见雍正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玩起了「诚」字诀:「众人所知,臣知;众人不知,臣也不知。臣下奏七次,不能合皇帝天心,臣已无活路。」

这话把雍正怼得没脾气,但就在这时,天助雍正——隆科多的小儿子玉柱强抢民女被人举报了!

雍正抓住这个机会,将玉柱夺职罢官,交由隆科多严加管束。接着,又利用年羹尧获罪一事进一步敲打隆科多,收缴了所赐隆科多的各种恩典,连续下旨警告他不要学明珠,自取灭亡。

这一系列动作,等于明告朝野:皇帝舅舅的好日子到头了。

05

雍正四年,雍正使出了更加阴险的一招——调虎离山。

「舅舅,中俄边界问题一直悬而未决,朕思来想去,只有你去才能谈出个好结果。」雍正一脸诚恳地对隆科多说。

隆科多心中警铃大作,但又不敢拒绝:「臣...臣遵旨。」

就在隆科多远赴边疆与俄国人谈判时,雍正的杀招来了——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字狱。

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嗣庭出任江西乡试主考官。查嗣庭出身海宁查家,是「一门七进士,叔侄五翰林」的书香门第,他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的先祖。

查嗣庭能当上内阁学士,正是通过隆科多举荐的,这次出任主考官,隆科多也出了不少力。

到了江西后,查嗣庭按照惯例出题:

首题:「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」二题:「日省月试,既禀称事,所以劝百工也。」三题:「山径之蹊间,介然用之而成路,为间不用,则茅塞之矣。」策题:「君犹腹心,臣犹股肱。」次题:「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」「百室盈止,妇子宁止。」

这些题目都出自四书五经,中规中矩,但雍正却从中找出了「大逆不道」的罪证!

九月十三日,查嗣庭完成主考工作返京当夜,全家十三口即被捕抄家!

雍正是怎么制造这桩文字狱的?手段简直令人发指:

第一题中的「不以言举人」,雍正质问:从尧舜开始就是「以言举人」,科举也是「以言举人」,你说「不以言举人」,是什么意思?

策题「君犹腹心,臣犹股肱」,雍正怒道:为什么称君王为「腹心」而不是「元首」?这是不知君上之尊!

最狠的是次题,雍正硬是从中取出「正止」两字,说这是攻击「雍正」年号!「止」字是「正」字去头,你查嗣庭想去谁的头?

这样的文字狱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!

经过三法司会审,查嗣庭被判凌迟处死,家产充公,十六岁以上的儿子斩首,其余族人流放三千里,全族几乎都被发配为奴,连浙江全省的科举都因此停考三年!

可怜查嗣庭还没等到结案就死在了狱中,不知是被吓死的还是自杀的。海宁查家从此败落,这血海深仇深深烙在了族人心中。

06

查嗣庭案发后,朝堂上下彻底看清了形势——隆科多已经被放到案板上了,这时候谁还犹豫观望,那就是自找苦吃。

河南巡抚田文镜率先上疏弹劾隆科多贪污受贿、结党营私。紧接着,朝臣们纷纷落井下石,把隆科多的各种不法之事全都翻了出来。

其中最要命的一条是,有人举报隆科多曾经说过:「白帝城受命之日,即是死期已至之时。」

这话简直是找死!隆科多自比诸葛亮,那雍正岂不成了扶不起的阿斗?

更不可思议的是,隆科多的大儿子岳兴阿竟然跑出来举报亲爹!

「启禀皇上,臣父隆科多不是个人!」岳兴阿跪在大殿上,声泪俱下,「他与臣母的继母李四儿通奸,还让这妖女折磨死了臣的生母!」

原来,隆科多的岳父有个小妾叫李四儿,长得娇艳动人。隆科多看上了这个女人,竟然色胆包天,用各种手段将其纳为自己的小妾。

隆科多的原配夫人苦劝丈夫不要做这种伤风败俗的事,但隆科多完全被美色迷住了。李四儿进入佟家后,在隆科多的纵容下对原配夫人长期家暴,按照岳兴阿的说法,简直把他母亲折磨得「如人彘一般」。

「这妖女将我母亲活活折磨死后,俨然成了佟府的一把手,出门时车前马后叱人避道,毫无忌惮!她还插手我父公事,收受贿赂数万两白银,而我父听其指挥,不违颜色!」岳兴阿哭诉道。

按照《大清律》,「以妾当妻」是重罪,放任小妾折磨正妻「逼勒自缢」,更是重罪中的重罪。

雪上加霜的是,宗人府又举报隆科多私藏皇家玉牒!

皇家玉牒记录着皇室所有人的信息,包括生辰八字、父母姓名、封爵授职等等,没有皇帝特许,连私自翻阅都是大罪。

隆科多私藏玉牒,有人说是为了保留雍正篡位的证据,也有人说是为了「魇镇」加害雍正。

雍正亲自审问隆科多:「藏玉牒意在何为?」

隆科多闪烁其词,始终不敢正面回答。

07

雍正五年,雍正下旨将隆科多锁拿进京。

当时有人建议,隆科多和俄国人的谈判正在紧要关头,是否等事了再治罪?

雍正冷冷一笑:「边界谈判重要,还是朝廷纲纪重要?」

这足以说明,隆科多真的是「受命之日,即死期已至」。

隆科多被押解进京后,立即被投入大牢。雍正五年十月,隆科多被定下四十一条大罪,条条足以杀头。

但雍正考虑到他的家族背景和舅舅身份,最终下旨:「隆科多免其正法,于畅春园外造屋三间,永远禁锢。」

一年后,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「皇舅」,死在了幽禁之所。他的妻子险些被弄进辛者库为奴,好不容易得来的一等公爵也转给了其弟庆复。

对于隆科多的盛极而衰,《清史稿》评价得很到位:「恃元舅之亲,受顾命之重...方且凭藉权势,无复顾忌,即于覆灭而不自怵。恃宠而骄,权逼皇帝,显耀之际,亦是覆灭之时。」

从权力巅峰到身败名裂,隆科多的人生轨迹堪称帝制时代权臣的典型写照。他帮助雍正登基,却也因此掌握了雍正最大的秘密;他享受了无上的荣耀,也承受了最重的代价。

在这场帝王与权臣的博弈中,雍正的手段可谓登峰造极:先是调虎离山,将隆科多支走;然后制造文字狱,杀金庸祖上立威;最后利用隆科多的家庭丑闻和私藏玉牒的把柄,将其一举拿下。

整个过程环环相扣,步步为营,既保持了帝王的体面,又达到了除掉心腹大患的目的。这就是雍正——一个真正懂得权谋艺术的帝王。

而隆科多的悲剧,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:在绝对的皇权面前,任何权臣都只是棋子,当皇帝不需要这颗棋子时,弃之如敝履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。

功高震主,自古皆然。隆科多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人的兴衰史,更是整个帝制时代权力游戏的缩影。在这个游戏中,只有皇帝才是永远的赢家,其他人,不过是他手中的棋子罢了。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