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

中国企业太能赚!汇通达十天狂赚800亿,马斯克都得愣一下!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14:15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这谁能想得到?

一家中国公司,十天时间狂赚800亿。

就连全球科技狂人马斯克看了,都得愣一下。

他折腾特斯拉和SpaceX,市值起起落落,赚钱的速度还真不一定比得上这位低调的南京老板。

说的就是汪建国和他一手打造的汇通达。

2023年,这家公司营收达到惊人的820亿元。

这个数字,甚至超过了不少科技巨头的年收入。

汇通达做的生意,听起来并不高科技。

它专注的是中国广袤的下沉市场,服务对象是乡镇里的各类夫妻老婆店。

你可能觉得这没什么稀奇。

但数据显示,2022年中国下沉零售市场总体规模高达17.6万亿元,约为高线城市市场的四倍。

这是一个庞大却常被忽略的金矿。

汪建国摸透了这个市场。

他知道这里的消费者信任熟人销售,习惯当面讨价还价,喜欢现场提货。

于是汇通达不直接to C,而是选择赋能这些小店。

通过数字工具帮他们选品、订货、管理库存。

这种模式看似传统,却极其精准。

同样是南京的企业家,严昊家族的太平洋建设更是“闷声发财”的典型。

这家全球最大的建筑民营企业,2021年营收做到了4137亿元。

严昊在35岁时身家就达到1450亿元,成为南京首富。

他的财富积累,靠的不是互联网风口,而是路、桥、隧道这些扎实的基础设施。

对比马斯克的商业模式,差异非常明显。

马斯克的财富建立在特斯拉、SpaceX和X(推特)这些高科技公司的股权价值上。

这些企业依赖颠覆性创新、全球扩张和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。

股价波动大,风险也高。

而汪建国和严昊的路径完全不同。

他们深耕的是零售和基建——这些通常被视为“传统”的行业。

他们的核心能力不是发明新技术,而是对中国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。

是精细化运营,是渠道深耕,是规模效应。

汇通达820亿营收中,有449亿元来自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。

这显示了下沉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强大的现金流生成能力。

太平洋建设则牢牢抓住了中国城镇化进程和基建需求。

它的营收能力连续多年稳居世界500强。

这带来一个关键思考:商业成功的路径绝非只有一种。

高科技、全球化是一种;

扎根本土、解决实际痛点,是另一种同样有效的策略。

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市场。

理解本地需求,有时比追逐全球风口更见效。

汪建国的汇通达从不起眼的乡镇小店切入,严昊的太平洋建设几十年如一日扑在项目工地。

他们的故事,可能没有马斯克那么具有科幻色彩。

但展现出的营收能力和财富积累速度,却实实在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汇通达的快速成长,正好契合了国内推动县域经济、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。

它解决了农村商业流通中的效率痛点。

这种模式创新,带来的社会价值同样重要。

所以,下次当你惊叹于科技巨头市值的飙涨时,不妨也看看这些深耕本土市场的企业。

他们的故事,或许没那么炫酷。

但他们的营收数字和成长速度,同样值得关注。

商业的本质,最终还是满足需求、创造价值。

无论这需求来自星际探索,还是来自家门口的小店。
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