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24 15:48 点击次数:54
爆炸声响起时,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播正在直播。 镜头剧烈晃动,她突然蹲下躲到桌底,背景里传来刺耳的防空警报。 几秒后画面切换成黑屏——以色列导弹击中了国防部大楼,距离电视台仅几百米。 这是7月16日发生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真实场景,当天以色列战机对总统府、国防部、总参谋部发动精准打击,钢筋混凝土碎块在浓烟中四散飞溅。
当天凌晨的袭击只是近期中东火药桶的又一次爆炸。 早在7月13日,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德鲁兹民兵与政府军的冲突已造成169人死亡、200人受伤。 以色列以“保护德鲁兹同胞”为由介入,三天内从空袭冲突地区升级到直捣大马士革核心。 叙利亚卫生部证实空袭导致3名平民死亡、34人受伤,而总统府外围的总统卫队成员伤亡更未公开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在社交媒体发布空袭视频,配文“痛苦打击已开始”。 他警告叙利亚政府军必须撤出南部,否则“下一轮打击会更猛烈”。 这种强势背后是以色列对叙利亚南部的长期布局:自去年底阿萨德政权倒台,以色列趁机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,并扶持苏韦达省德鲁兹势力建立“防御区”。 当地德鲁兹长老被政府军羞辱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后,戈兰高地德鲁兹人甚至试图越境支援,迫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喊话:“你们是以色列公民,不要越界! ”
就在大马士革遇袭的同一天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发表讲话,怒斥以色列是“中东最大毒瘤”。 他宣称伊朗拥有“精准有效的远程打击能力”,暗示可能报复。 但这番狠话掩盖不住伊朗的虚弱——一个月前,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炸死包括总参谋长在内的610人,伊朗虽发射导弹还击却遭美军拦截。最终在6月24日被迫签署停火协议。
更严峻的是国际围剿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联合英法德发出最后通牒:若伊朗8月底前不接受新核协议,三国将启动联合国“快返机制”恢复全面制裁。 该机制可在30天内冻结伊朗能源出口,切断金融和高技术贸易。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紧急于7月15日飞抵中国天津,在参加上合组织会议时公开呼吁:“请成员国正视以色列侵略,给予伊朗政治声援! ”
在天津举行的中伊外长会谈中,王毅送出两句话:“第一,中方支持伊朗捍卫国家主权、反对任何霸凌行径;第二,希望伊朗继续与各方对话协商,维护地区稳定。 ”
中国立场在冲突爆发初期就已明确。 6月18日王毅与埃及、阿曼外长通话时强调:“以色列行为违反国际法,破坏地区和平! ”当伊朗核设施遇袭,中方第一时间谴责“军事打击受国际监督的核设施可能引发核灾难”。 但支持有红线——王毅4月会见阿拉格齐时曾提醒:“中伊要在应对单边霸凌中团结协作”,潜台词是反对军事冒险。
面对以色列打击,叙利亚领导人沙拉在电视讲话中称“不怕战争”,却选择从苏韦达撤军。 这个临时政府被专家形容为“散装拼盘”:由逊尼派极端势力主导,连保护德鲁兹长老都力不从心。 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将空袭轻描淡写称为“误会”,土耳其、沙特等19国联合谴责以色列也未能动摇局势。
戈兰高地的德鲁兹妇女穿越边境查看亲人是否安好;大马士革居民在废墟中翻找生活用品;叙利亚主播蜷缩在直播台下的画面成为这场危机最真实的注脚。 当以色列战机从浓烟中掠过,中东的裂痕正变得比导弹轨迹更深刻。#图文打卡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