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介绍 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爱电竞介绍 >

鼓起农民钱袋子, 畅通城市“菜篮子" 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钱大妈重塑生鲜供应链

发布日期:2025-07-02 04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80

清晨五点,粤北连州的群山还笼罩在薄雾中,菜农乡亲们已经弓着腰在田埂间忙碌。翠绿的菜心带着露珠被轻巧割下,迅速装箱。同一时刻,两百多公里外的广州,钱大妈供应链中心的电子屏上,实时跳动着全省门店的蔬菜预订数据。几小时后,连州菜农亲手采摘的菜心,将出现在大湾区上千家钱大妈门店的货架上。

看似寻常的生鲜流转背后,跃动着社区生鲜专业连锁品牌钱大妈深度融入广东省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”(以下简称“百千万工程”)的强劲脉搏,一条农产品高效的流通新链路正在南粤大地蓬勃生长。

深耕县域筑根基

在阳江荔枝直采基地,满载妃子笑的冷链车整装待发,果农们挑拣着一颗颗鲜红饱满的果实。以前最怕荔枝丰收却卖不上价,如今,果农们的担忧已成过去式——通过钱大妈建立的“企业+供应商+农户”基地直采模式,种植计划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。这种稳定合作模式,已在全国多个县域落地生根。

2025年,钱大妈计划在阳江采购1000吨荔枝。截至6月中旬,钱大妈已销售600吨妃子笑荔枝。预计全年,钱大妈在广东省的荔枝采购总量将突破2000吨。为了深耕县域、下沉一线,钱大妈团队长年奔波在田间地头,既摸清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量周期,也敏锐捕捉城市消费者的需求变化,成为连接城乡市场的关键纽带。

稳定的订单是农户最大的定心丸,通过规模采购降低中间环节,既保障了上游农户收益,也让城市的终端消费者获得实惠。

作为响应“百千万工程”社会力量动员的重要市场主体,钱大妈积极发挥着市场枢纽作用。通过构建“产地直采+数字供应链+社区终端”的形式,既将消费端需求精准传导至生产端,又以品牌化运营激活县域农产品价值。

重塑生鲜供应链

农产品“卖难买贵”、损耗巨大的传统难题,在钱大妈的数字化版图上正被逐一破解。钱大妈数字化系统实时分析全省门店销售数据,精准预测未来几天不同区域的生鲜需求。这些预测转化为订单,提前下达到合作基地,实现从“生产什么卖什么”到“需要什么种什么”的根本转变。

例如,清晨采摘的连州菜心进入预冷库,在30分钟内完成降温锁鲜;随后装入温控在0-4摄氏度的冷链车,驶向大湾区;抵达城市配送中心后,经过分选、包装等一系列工序,再由小型冷链车在黎明前送达钱大妈社区门店。这条全程温控的“冷链高速”覆盖全国各类特色农产品产区,从枝头到货架的极速达,每个环节的品质都在把控中。

激活乡村澎湃动能

钱大妈的实践,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农产品供应与销售,而是深度融入了“百千万工程”。从岭南沃土到西北边陲,钱大妈的助农足迹已遍及广东、贵州、福建等十余省份。截至2024年末,其订单农业模式累计链接超3000户农户,户均年增收突破2万元;截至2024年年末,钱大妈全年消费帮扶的金额达到23亿元。

通过与地方政府、合作社深度合作,钱大妈对连州菜心、炎陵黄桃、洪湖莲藕等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品牌推广,显著提升了这些“土特产”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,助力特色农产品踏上品牌化的道路,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。

从山区的青青菜田到都市的烟火餐桌,钱大妈用创新的农产品高效流通链路,诠释了企业如何以市场化、数字化手段深度参与“百千万工程”。这不仅解决了农产品“出村进城”难题,更是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的鲜活样本,夯实了乡村产业根基,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,畅通了城市“菜篮子”。

站在“百千万工程”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的新起点上,钱大妈锚定未来——构建稳固的供应链生态体系,确保商品品质与供应稳定性,让优质特色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,赋能县域经济。

这份来自民企的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答卷,正与广东奋进的足音同频共振,共同绘就城乡万象更新的壮美图景。清晨从连州出发的菜心,沐浴着岭南晨光,奔向广阔市场,也奔向共同富裕的明天;贵州的五谷蛋,带着山间灵气,跨越千山万水,走进大湾区的千万家庭;炎陵黄桃,带着夏日的甜蜜,从枝头跃入城市果篮;洪湖莲藕,带着湖畔的清新,从泥中拔节,在餐桌上绽放。这些特色农产品,如同乡村振兴的点点繁星,照亮了乡村的致富之路,也丰富了城市的餐桌。

文/许悦图/受访者提供



Powered by 爱电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13-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