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19 06:55 点击次数:190
“过时的中国货?”武契奇总统估计听到这话都想笑。这评价,像是从上个世纪的冷战剧本里撕下来的,透着一股子傲慢和不屑。可当真家伙摆在贝尔格莱德街头时,空气的味道就不太一样了。
九月中旬的贝尔格莱德,天气应该不错,但街上的气氛有点紧绷。市民们看到的不是平日里的电车和行人,而是成排的坦克和装甲车,轰隆隆地为几天后的盛大阅兵进行彩排。铁流滚滚,确实震撼,但真正让欧洲一些国家的观察员心里咯噔一下的,是那几辆涂着迷彩、昂首向天的导弹发射车。
中国的红旗-17AE和红旗-22防空系统,就这么大大方方地亮了出来。特别是那个FK-3,也就是红旗-22的出口版,成了全场最受瞩目的装备。对军事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,这东西不是拿来凑数的。
塞尔维亚人对头顶上的天空,有一种混杂着伤痛和警惕的复杂情感。对于经历过残酷空袭的那一代人来说,防空警报的声音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。他们以前的主力防空系统,还是苏联六十年代研制的萨姆-3,老掉牙的装备,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。军事分析家亚历山大·拉迪奇早就说过,那些东西早该进博物馆了。
所以,当FK-3防空系统成建制地部署在第250防空导弹旅时,一位塞尔维亚军官自豪地表示,这是他们防空系统的一个里程碑。这话里头,不知道掺杂了多少辛酸和扬眉吐气的情绪。每天进行高强度训练,监测评估参训人员的表现,就是要确保这套系统能真正守护重要设施和领土,而不是摆设。
华盛顿那边早就放过话了,时间大约是在2020年,警告塞尔维亚不要购买中国的防空系统。理由冠冕堂皇,说如果塞尔维亚想加入欧盟等西方联盟,军事装备就必须和西方标准接轨。这番威胁,塞尔维亚根本没搭理。武契奇总统的回应更直接,他直斥西方的双重标准:“他们向世界各地提供武器,我们购买防御性装备却被他们贬低。”
这场景确实有点讽刺。一个主权国家,想买点东西保护自己,还得看别人脸色。
这次交付也不是悄无声息的。就在2025年8月,中国空军派出了6架运-20大型运输机,组成了一个创纪录的编队,直接飞往塞尔维亚执行交付任务。这趟飞行本身就是一次战略展示,横跨多个国家领空,其中还包括两个北约成员国。军事专家指出,这种远程跨洲飞行,背后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,同时也结结实实地检验了大型运输机的维修保障能力。
公开的资料显示,红旗-22的最大射程达到100公里,最大射高27公里,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,对付第三代战机、巡航导弹、武装直升机都绰绰有余。更关键的是,它还能和红旗-9这类更先进的系统组网作战,形成一个远近高低搭配的防御体系。对于塞尔维亚来说,FK-3相对较远的雷达探测范围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,吸引力是致命的。
随着9月20号的正式阅兵临近,贝尔格莱德无疑会吸引更多目光。这座城市将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,向世界展示它是如何用中国技术,来构筑自己头顶那片得来不易的蓝天。
说到底,安全感这东西,从来不是别人赐予的。你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