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9-03 00:28 点击次数:118
最近这段时间,很多关心股市的朋友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,那就是眼看着大盘热热闹-闹,不少股票都涨得喜人,但自己手里的赛力斯却好像进入了“休眠模式”,股价不温不火地横盘了好几个月。
不少持有它的朋友心里都犯嘀咕,开玩笑说自己这是在赛力斯这艘船里,成功地躲过了一场牛市。
大家心里都有个疑问,现在赛力斯上半年的成绩单出来了,各项数据看着都挺亮眼,那么这艘潜行已久的“巨轮”,在下半年是不是真的要迎来属于它的好日子了呢?
我们先来看看这份让大家既困惑又惊喜的成绩单。
第一眼看过去,可能会有点奇怪,因为上半年赛力斯总的营业收入是624.02亿元,比去年同期还稍微降了那么一点点,大概是4.06%。
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心里就“咯噔”一下,觉得车不是卖得挺火吗,怎么总销售额还少了呢?
但别急,关键的数字在后面。
真正装进公司口袋里的净利润,达到了惊人的29.41亿元,跟去年同期一比,暴涨了81.03%。
这就好比你家楼下开了家餐厅,看着客人好像没以前那么多了,但到年底老板一算账,发现赚的钱比去年翻了快一番。
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呢?
其实道理很简单,这叫“不求数量,但求质量”。
赛力斯玩了一招漂亮的“产品升级”。
以前可能卖出去的车里,大部分是价格相对实惠的车型,虽然卖得多,但每辆车赚的钱有限。
现在完全不同了,上半年卖出去的新能源汽车里,高端的问界系列独占鳌头,占比高达85.4%,累计交付了14.7万辆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车的平均成交价已经突破了40万元,比去年提升了大约15%。
这就意味着,赛力斯现在卖的车,更贵了,也更赚钱了。
具体来说,就像两员大将,售价接近50万的问界M9和接近40万的问界M8,在上半年分别卖出了6.2万辆和3.5万辆,各自拿下了同级别豪华SUV市场的销售冠军。
尤其是问界M9,这款车的利润空间非常可观,毛利率预计超过35%,单单这一款车型,就为公司贡献了超过15亿元的净利润。
正是因为这些高价值车型的热销,把公司整体的综合毛利率从去年的24.06%硬生生拉高到了28.93%。
所以,总收入那一点点的下降,其实是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,减少低利润车型,聚焦高利润车型带来的健康表现,这恰恰是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的最好证明。
当然,车能卖得贵,还卖得好,背后必须有硬核的技术在支撑。
消费者愿意花四五十万买一辆国产新能源车,看中的绝不仅仅是外观和空间。
赛力斯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。
今年上半年,公司在研发上投入了将近52亿元,同比增长了154.9%,这个增幅是非常惊人的。
公司里专门搞研发的技术人员就有近7000人,占了总员工数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这支庞大的技术队伍,就是赛力斯敢于在高端市场和国内外豪华品牌一较高下的底气所在。
提到技术,就不能不提华为的深度赋能。
赛力斯与华为的合作,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供应商的范畴,是一种深度的融合。
华为提供了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,这相当于为汽车注入了聪明的“大脑”和有趣的“灵魂”;而赛力斯则凭借自身多年的造车经验,打造了坚固可靠的“车身”和高效的动力系统。
两者强强联合,才有了问界系列这样既有科技感又有豪华体验的爆款产品。
这种强大的产品力也直接转化为了市场口碑,比如问界M9就在用户推荐度调查中拿到了新能源车型的总榜第一,这说明买过的车主都真心觉得好,愿意推荐给身边的朋友。
在如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,赛力斯的这条路走得尤其明智。
现在很多车企都陷入了一场残酷的“价格战”,你降价我促销,大家都在用利润换市场份额,结果往往是车卖得越多,亏损也越大,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。
而赛力斯则巧妙地避开了这个“红海”,通过与华为合作,一开始就瞄准了高端市场。
当别人还在十几万、二十几万的区间里拼得头破血流时,它已经在四五十万的豪华车市场站稳了脚跟,并且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护城河。
它形成了一个非常健康的商业闭环:投入巨资搞研发,打造出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,产品热销带来高额利润,再把赚来的钱投入到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中去。
这个良性循环一旦跑起来,企业的竞争力就会越来越强。
除了产品本身,赛力斯还在制造和管理上下功夫,比如它首创的“厂中厂”模式超级工厂,以及行业里第一个“零碳智慧物流港”,这些都是在提升效率、保证品控,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这种战略的成功,也得到了外界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。
在2025年的《财富》中国500强榜单里,赛力斯的排名一年之内飙升了235位,成为进步最快的公司。
在中国品牌500强榜单中,赛力斯的品牌价值高达1755亿元,排在第92位,稳居汽车行业前十。
这些实打实的排名,都证明了赛力斯已经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商,成功转型为一家备受市场认可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。
总的来看,赛力斯利润的暴增,向整个行业揭示了一条新的发展法则:在汽车市场销量增长放缓的时代,简单地追求规模扩张已经行不通了,通过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,才是更重要的。
随着问界M8纯电版在8月份上市,以及后续更多车型的研发推进,赛力斯正试图将它在增程市场的成功经验,复制到纯电市场。
公司的目标也很明确,希望到2026年,问界品牌的单车平均价格能突破45万元,毛利率站上30%的关口。
近半年来,已经有近40家券商研究机构给出了“买入”的积极评级,普遍看好它下半年能够延续这种高增长的态势。
所以,对于那些在赛力斯里坚守了半年的朋友们来说,这份财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,它清晰地表明,公司的基本面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,未来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