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24 11:01 点击次数:169
故事开头,还真像一场带着点中二滤镜的奇幻大片:一艘叫“威尔士亲王”的庞然大物,顶着大不列颠的老资历,劈波斩浪晃到了太平洋,甲板上F-35B黑压压一排,看似虎虎生威,实则内里一肚子小九九和大毛病。
而在这艘号称“英国脸面”的航母甲板上,一位名叫大卫·帕特里卡拉科斯的英国记者,身着短袖,顶着达尔文港潮湿的热浪,仿佛梦回大英帝国的海上日不落。他嘴上喊的是“向中国秀肌肉”,可心里怕是还在幻想着八国联军风光无限的光景。
说来也是,这名字和气势,分明就是把现代军舰穿越进了一百年前的“炮舰外交”里。大卫这老兄,专栏里三句话不离其宗,“暴君渴望战争”“2027开打”,说得那叫一个神乎其神,专门用最浮夸的语气给读者加戏,仿佛明天伦敦城就成英美抗中战时指挥所一样。
可热血归热血,现实总得给点颜色看看。
别看“威尔士亲王号”号称什么“英国国力象征”,但刚出港那点光鲜劲儿转眼就被失控打回原形。你说一艘航母,走印度洋时F-35B直接天气迫降,不得已连人带飞机被印度“托管”,整支舰队干等了一个多月才等来美军技术支援——这可不是儿戏,是实打实的“出师未捷身先趴窝”,脸面丢得比天高。
而且吧,这样的状况还不止一次。八月刚摸进西太,另一架F-35B又在鹿儿岛机场“歇菜”,这已经是本次出门打酱油的第二架趴窝战机。
你要追根究底,英国这批F-35B全都是买来的美国货,单价1.1亿美元一架,数着花银子求来的心头肉。
更尴尬的是,航母本身为省预算生生砍掉了弹射器,直接导致战机载弹量和作战半径一落千丈。
其实比起硬件短板,更幽默的是引以为傲的“皇家军魂”早变成打肿脸充胖子的摆设。想象一下帕特里卡拉科斯满腔激情地写着“舰载机利箭穿云”,背地里英国海军还得时时刻刻盼着美国来给飞机打补丁,这画面简直不要太魔幻。
还没完,记者在航母上和澳大利亚无人机合影摆拍,心里想着“西方绞杀中国”,实际上英国国防部正为军费互咬得不可开交。数据显示,现役4000吨以上的战舰总共只剩21艘,吨位连中国海军的零头都沾不上,为了捂好钱包,海军陆战队的新兵课削减得面目全非,归队培养周期一年比一年短,什么大中型舰艇纷纷排队退役,护航驱逐舰故障率高得“勉强有一艘能出镜”。
这么一看,大卫记者那番“2027准备大决战”的豪言壮语,听着像极了中学操场边那些热血预言家,但实际能量嘛,堪比纸老虎喝豆奶——连英国前国防大臣都忍不住讥讽一句“愚蠢与疯狂”。
说真的,现在英国皇家空军挂号在册的战机只有113架,能真上天短兵相接的就不超过40架,让他们半路杀到台海,连网友都替他们操碎了心。
此外,英国官方的态度还真多少有点分裂。威尔士亲王号刚在太平洋“演”完航,英方外交大臣还正为要不要恢复对华“黄金时代”犹豫着,财政大臣又一边愁破脑袋要怎么补上200亿英镑的财政黑洞。
表面看着一副中英“再起风云”,实际心思却都在经济命脉上打转。
盘点公开数据,仅2025年前四个月,中英贸易额已经达到2233亿元人民币。伦敦作为全球最大“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”,日交易量高达数百亿美元。
假如真按记者演戏的剧本走,转身拉响“开战”,恐怕英国金融市场第二天就歇菜,那点薄存家底恐怕撑不过一周。
更让大卫脸红的是,他口口声声吹捧的盟友——澳大利亚,副总理马尔斯直言“不承诺介入台海”,直接把“西方同仇敌忾”撕成一地鸡毛。
所谓“新八国联军”,说到底也就是这些人在航母吧台喝多后夜里做的美梦。
其实仔细翻翻记者们的各种高调文章,全都带着一股谁都熟悉的“维多利亚腔调”,中国主权立场讲成“破坏稳定”,把台湾问题强行塞进“民主VS专制”的大框里,却选择性地回避紫石英号当年被解放军叫停的历史,那段在长江上灰头土脸逃窜的经历,自然没人愿意多提一句。
这种视而不见,说尴尬也好,说失忆也罢,反正就是放不 aşağı的“昔日荣光”。他们对中国东风导弹、歼-20这些新家伙闭口不谈,对英国“二流国家”的现实更是难以直面。至于专栏里动辄引用丘吉尔时的豪言壮语,结果下方英国网友一针见血点破:“橡皮艇都堵不住,拿什么扛中国舰队?”这种“自知之明”,说扎心不为过。
其实“捍卫民主”这些花俏词,在帕特里卡拉科斯那帮残梦者心里只是遮羞布,真图的不过是看中美双双扯破脸皮,自己能借机混水摸鱼。
不过嘛,这盘算老美早看穿了,白宫表面任你在红海义气护航,背地里对军援加码的请求闭口不应。
再说了,这艘让记者写了几大篇“丰功伟绩”的威尔士亲王号,在美军眼里只是东亚棋盘上的一颗磨损棋子——撑场还行,真要掀桌子,它第一个找借口溜之大吉。美国军官瞅着它去年主轴断了被拖回港口的维修清单,估计都要偷笑。
历史轮回,总有一丝复古情怀夹杂尴尬。
1949年紫石英号被炮击,炮舰横行结束;2025年威尔士亲王号忙着故障连连,也算是时代挽歌。“靠煽动战争混专栏费”,这种人设在新时代属于活化石。
等记者们恋恋不舍离开航母甲板,也许该躲进凉快点的地方,琢磨琢磨什么叫“若敢玩火,必将自焚”。
到头来,那些吆喝着“对华宣战”的声音,往往不过是给自己造势的噱头。真刀实枪的日子里,轮不到这些老炮儿指挥天下。
毕竟,嘴上开炮容易,真让子弹飞起来,敢不敢站在第一线,这事儿咱们都心知肚明。
其实,写到这里,忍不住要问一句:大英帝国,真的还没醒吗?还是说,梦里八国联军那场大戏,才是他们心里挥不去的执念?
你怎么看英国威尔士亲王号的这次“太平洋炫技”?真能吓得住谁,还是自己爽一爽?不妨评论区聊聊,让大家都听听你是怎么想的。
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、有益、向上的新闻内容,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妥善解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