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19 08:09 点击次数:115
直播间里的 “福利” 突然变成 “坑”,这届网友算是看透了 —— 当某主播一边喊着 “9.9 元抢大牌口红”,一边被查出卖的是灌装假货时,“直播带货” 四个字开始变味。最近净网行动剑指直播乱象,那些踩着红线赚快钱的套路,终于藏不住了。
最让人窝火的是 “剧本式带货”。前阵子某主播卖黄金,直播间里 “老板” 和主播吵得面红耳赤,最后 “含泪降价”,观众抢得热血沸腾。结果有人较真一算,所谓的 “亏本价” 比批发市场还贵三成。这种演出来的 “便宜”,本质就是把观众当猴耍,难怪现在网友看到 “砍价戏码” 就发弹幕:“该给影帝颁个奖”。
更要命的是 “三无产品横行”。号称 “源头直供” 的农产品,检测出农药超标;标榜 “大牌平替” 的化妆品,重金属含量爆表。有位宝妈在直播间买了 “纯天然” 宝宝面霜,结果孩子用了满脸红疹。这些主播拿着商家的 “坑位费”,对产品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嘴里喊着 “家人们放心买”,实际把 “家人” 往火坑里推。
净网行动这把 “手术刀”,专割这些毒瘤。最近某地市场监管局联合平台,用 AI 扫了 30 万个直播间,一天就揪出 2000 多起夸大宣传。有个主播说自己的保健品能 “治好糖尿病”,刚说完就被系统弹窗警告,当场封禁账号。这种 “秒查秒封” 的速度,让那些想打擦边球的人彻底慌了神。
其实红线早就划得明明白白: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》里,虚假宣传、销售禁售品、数据造假都是硬禁区。可总有人觉得 “法不责众”,抱着 “赚一笔就跑” 的心态铤而走险。但现在,从主播到平台再到商家,形成了 “连带追责” 的链条。某平台因为纵容虚假宣传,被罚了 2000 万,还下架了 5000 多个违规账号,这力度足以说明:谁想把直播变成 “带祸”,谁就得付出代价。
直播带货本是好事,能让深山里的核桃卖向全国,能让工厂尾货找到销路。但前提是守住底线 —— 货得真,价得实,话得诚。这次净网行动不是要砸从业者的饭碗,而是要把那些砸行业招牌的 “老鼠屎” 清出去。毕竟,只有干干净净的直播间,才能让消费者放心下单,让真正用心做事的主播走得更远。红线碰不得,这不仅是警告,更是直播行业活下去的本分。